1. 书写一个群体的精神荒原,让无力者前行。多年来,多少文人志士怀揣着这样的文学理想写作。他们相信文学之用,相信文学于世道、于人心应该有所建设,文学不应贬损人的尊严,而是证明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文学不应鼓动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而应医治创伤、弥补裂痕。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
A. 文学的社会价值 B. 文人的思想层次
C. 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D. 部分作家的文学理想
2. 鲁迅的时代,是一半满清、一半民国的时代。他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他受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他受过戊戌政变后的洋务教育,嗣后,留学东洋,又受教于章太炎先生,并参加了光复会。入民国后,他又做过多年北方官僚社会的小京官,也可说是闲差事。直到“五四”的前夜,他才得参加思想革命的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从此以后,他就公开地成为宗法社会的逆子,士大夫的叛徒,逐渐养成他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地位,可是他自己却又那样虔诚地愿意做一个“革命军马前卒”。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
A.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 B. 鲁迅甘愿当“革命军马前卒”
C. 鲁迅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 D. 鲁迅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特点
3. 中国的区域差距主要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在面积广阔的大陆国家中,包括印度和巴西,只有中国拥有小部分的海岸,但却有巨大的内陆。当人们的消费主要是粮食时,这并不成问题,因为重要的是水和土地。但在现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社会里,交通成本可能变得日益重要。也就是说,地理状况可以造成区域间的巨大不平等。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
A. 对中国而言,区域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B. 交通问题限制了中国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C. 相比印度和巴西,中国的区域问题要严重得多
D. 地理条件是造成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江苏农信社考试网 参考答案
1. D【解析】 文段第一句话是文段的主旨。“书写一个群体的精神荒原,让无力者前行”,这是一个号召性的句子,紧接着的一句话给它的定位是“文学理想”,最后一句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这样一种理想。而因为以此为理想的只是一部分的作家,故D项“部分作家的文学理想”概括最为准确。A项是由“他们相信文学之用”引出来的,很明显是片面的;BC也不是文段主要谈论的重点,本题选D。
2. C【解析】 文段第一句讲述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其他的四句都是讲述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C项为正确选项。AB两项都属于鲁迅生活经历中的一个阶段;D项,文段没有提及鲁迅的精神特点。
3. D【解析】 这道题目的行文脉络是总—分—总,首句提出“区域差距主要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这一观点。接下来拿印度和巴西、中国以往的社会状况做对比,第三句又用“但”指出交通成本日益重要,解释了首句的观点,最后一句又重申了观点。因此综合首尾句的内容,D项的表述是主题句的同义替换,故D项正确。A项,与文段的侧重点不同;B项,偷换了主体,主体是地理状况;C项,过度引申,同时也不是文段的侧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