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农商行:切实把脉光伏行业 成功规避产业风险 |
|
发布时间:2012-10-02 22:48 点击: 次 |
近年来,在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担忧的影响下,光伏产业链从上游多晶硅价格到下游组件价格一路下滑,将曾经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直接带入“极寒严冬”,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冲击,银行信贷资金也产生了较大的风险,而我行由于切实加强对光伏行业形势和走势的监测分析,坚持未发放一笔光伏企业贷款,有效地规避了产业和贷款风险。
一、高邮地方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因其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资源广阔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被公认是21世纪重要的新能源,已广泛应用在并网发电、民用发电、公共设施以及一体化节能建筑等方面。在这美好的前景下,光伏产业在高邮一样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之前,该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2003年,高邮成立第一家光伏企业。由于几年来国际市场对光伏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光伏产品丰厚的利润,吸引了本地大量产业资本进入光伏行业,一些原来从事箱包、照明灯具、蓄电池等低端制造行业的企业,从2007年起纷纷投资或组建光伏项目,曾一度呈现生产热、投资热的现象。目前,已建成投产和正在筹建的光伏企业达53家,主要从事多晶硅、单晶硅棒、硅片和电池组件的生产。在盲目生产、投资的带动下,大量信贷资金开始涌入,2011年末,该市光伏行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近9.26亿元。
由于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光伏市场受到了猛烈冲击,几个月时间,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从原来的320万元/吨下降到120万元/吨,目前价格20万元/吨左右;硅片由原来的58元/片下降到20元/片,目前,仅售6.5元/片左右。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库存积压,企业亏损严重,整个行业生产经营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银行信贷资金难以收回,不良率不断攀升。
二、我行防范光伏产业风险的做法
稳健经营一直是高邮农商行的发展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行对光伏行业始终坚持理性判断,坚守审慎原则,不头脑发热,不为外界诱惑,不盲目跟风,关键时点,把握住了信贷营销的冲动,虽然,“光伏寒冬”来临了,而我行贷款未受到任何影响。我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对不了解的行业不发放贷款。2003年,高邮市一家箱包生产企业要转产太阳能光伏行业,并介绍说是高科技产业,要求增加贷款,我行经过详细调查论证后认为:对太阳能光伏不懂、不了解,既然是高科技行业,一个从事箱包生产的企业,没有从事这种行业的经验和技术,怎么能够取得成功?而且投入很大,该企业实力一般,不具备投放条件。为此,婉拒了该企业的贷款申请。
(二)当很多企业进入光伏产业时,经过调研发现有些项目并非高科技性质,坚持不予贷款支持。在高邮第一家光伏企业生产取得成功后,其他企业纷纷投资光伏产业,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很多银行介入发放贷款,我行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后发现,一些小企业在家买几台拉晶机就能生产单晶硅棒,工艺并不复杂,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而且属于“两头在外”产业,没有资源优势,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不明朗,加之,本地区诸多企业一哄而上,行业集中度太高,风险太大,因此,统一思想,坚持不发放光伏贷款。
(三)当光伏企业产销两旺、利润倍增、原材料价格暴涨时,我行发现价格存在泡沫成分,仍然没有发放贷款。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原材料价格从一开始的50万元/吨上涨至2008年上半年的320万元/吨,产品供不应求,利润被誉为“印钞机”,此时,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纷纷要求我行发放贷款,部分基层支行也认为这类企业产值高、效益好,强烈要求进行信贷投入。而我行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为原材料价格暴涨,又无法搞清楚具体原因,同时,光伏产业为何能在短期内成为暴利行业,必然有盲目炒作的因素,但市场规律决定,暴利不会持久,吃进去终究要吐出来;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多方了解到,当时国外发达国家原材料价格每吨只有2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国内竟高达320万元/吨,价格存在泡沫成分。因此,我行牢牢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始终坚守审慎发展的信念,坚持正确的决策不动摇。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压力真的很大!与此同时,还做了大量过细的工作,严格审查贷款用途,坚持受托支付管理,确保信贷资金不变相进入光伏行业。由于当时顶住了,也换来了今天的宽松局面。
(四)当光伏原材料价格暴跌、企业产销利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时,我行依然坚持没有投放贷款。2008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从320万元/吨下跌至120万元/吨,2010年末,价格又跌至100万元/吨,此时,很多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已经见底,而光伏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率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又纷纷投入该行业,同时,要求发放贷款,我行经过认真慎重的调研后,认为该产业价格起伏太大,行情不稳,价格是否已经探底,没人说得清,何况,银行信贷作为债权资金,不是权益资本,只能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风险和收益不匹配,加之欧盟又将逐步取消政府补贴,仍然坚持还是不能发放贷款,目前,该行业已跌谷底,原材料价格只有20万元/吨左右,从事多晶硅、单晶硅生产的企业严重亏损。
三、对信贷产业风险防范的思考
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县级地方金融机构,如何在巩固原有信贷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既要竞争、不能被动、防止业务经营落后于对手,又不能盲目竞争、逼着跟风走、导致风险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确保放得出,还要收得回,特别是针对产业风险,我行也一直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思考。
(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近年来,我行坚持有保有压策略,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对于国家宏观调控、省联社和银监部门明令禁止的行业或项目严禁投入,对存量的耗能较高、污染较重、产能比较剩余的产业贷款大力压降,今年初,我行在全年信贷投放思路上进行明确,对服装、化工、涉铅等行业暂停授信。对存量涉铅及小高炉生产企业贷款进行逐家逐笔排查、统计、梳理,按照轻重缓急、区别对待的原则,拿出具体清降处置措施。因环保不过关的坚决全额收回,对生产达标且较大规模的实施逐步压降,并积极鼓励部分小微企业实施改产。目前,已经处理收回贷款近千万元。落实服装行业防范措施,服装作为高邮打造的三个千亿级产业之一,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但一直缺少自主品牌,基本属于代加工生产基地。从2008年以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企业收益也逐步下滑,也出现企业老板“跑路”现象。作为信贷支持的一个重要行业,我行及时采取收缩措施,服装业必须优先采取抵押贷款形式发放,对租用他人厂房生产的企业一律收回,对没有自主品牌的逐步压降,今年初,我行又将该产业作为控制行业,不得新增授信,服装贷款也由最高峰的2.5亿元降至目前的1亿元左右。对化工企业也不例外,采取措施大力压降,目前,存量余额已不足3000万元,有效降低了潜在风险,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二)要始终对经济金融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严格树立审慎经营的理念。银行天生与风险相伴,如何避免一些系统性和大的风险,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国内经济出现防通胀、调结构、稳增长、促和谐的复杂局面,农商行作为小银行,抗风险能力弱,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合理避免风险的发生,因此,就必须严格树立审慎经营的管理理念,时刻绷紧“风险”意识,切实增强风险防范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集中在监管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上,集中在支持涉农产业发展的这一根本上。针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经济金融形势,我行一直对外向型、来路不明、市场敏感或走势不明朗的产业贷款投放慎之又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我行一直保持谨慎态度,多年来只发放了2笔土地储备贷款3000万元,自银监部门出台相关监管政策以来,我行迅速采取压降措施,去年就成功收回全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现“零余额”目标。对于当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实施区别对待,商业住房开发贷款不再新增授信,并逐步压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适度投放,保障性住房贷款全力支持,确保整体规模处于可控范围。对于票据业务风险,针对资金紧张、银行系统内大幅增加票据规模的现状,该类案件和纠纷日益增多,我行始终保持理性,要求正常开展票据业务,加强交易背景的审查,避免票据业务大起大落。
(三)要加快完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目前,我行风险管理体系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法人治理结构也刚从“形似”向“神似”转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在信贷投放管理中,或多或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必须尽快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增强经营的独立性、自主性,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行使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等职能,对其成员实行权利与责任相匹配,进行民主决策讨论。强化信贷投放管理策略,将提高抵押率、增加贷款户数作为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严格把关行业集中度、企业集中度。加强风险关联交易管理,对影子银行、民间融资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在掌握小贷公司、民间融资运营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了解信贷客户与其发生的关联交易,严防信贷资金流向小贷公司或民间融资渠道;对担保公司担保能力进行认真核实,担保贷款总量适当控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上。
(四)要注重贷款“三查”传统管理手段的运用,切实获取信贷客户的准确信息。信息不对称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难点,农商行一般面向县域市场,网点多、地方小、情况熟,对信息的把握上往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贷款“三查”是农信社多年来使用的传统方法,被实践证明也非常有效,但由于执行不到位,这种风险管理优势经常白白浪费。要注重贷前调查,必须恪守信贷原则,不符合信贷条件的坚决不予投放,信贷人员必须执行实地走访调查,不能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以偏概全,不能偏信客户“自圆其说”、“夸夸而谈”,更不能以报表代替走访、关起门来搞调查,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调查,仍要注重农村传统的“望、闻、听、切”调查手段,对“道听途说”的信息坚决予以核实,从客户竞争对手等方面打探信息,去伪存真,摸清摸实客户经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面分析、风险评估。要注重贷中管理,必须严密贷款手续,坚持面谈面签、受托支付管理,规范贷款操作,严格按照贷款原则,切实做好贷款全流程管理,还款来源、抵押担保措施落实、贷款调查审批、合同签订保管、资金转化支付等方面要严格把关,切实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要注重贷后检查,这对风险防范非常重要,而目前在农信系统普遍存在贷款投放之后、贷款到期之前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必须坚决摒弃以贷款到期作为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的错误做法,持续进行贷后跟踪,及早预判,增强信贷风险防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必须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加强汇报,努力降险降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