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农商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
|
发布时间:2013-12-23 10:48 点击: 次 |
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打破行业垄断,根据“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的发展步骤,国内利率市场化正在有序推进,2012年7月6日,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1倍,迈出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第一跳;2013年7月20日,拓宽了贷款利率限制;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信号来看,下一步,将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限制,这对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将产生重大影响。笔者就目前高邮农商行利率体制以及优劣势,对农商行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路径选择作一些粗浅思考。
一、高邮农商行收入结构及利率现状
1.产品相对单一,导致收入渠道较为狭窄。资金利息收入仍然是主要收入来源,其占比基本稳定在95%以上,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5.83亿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以及金融机构往来收入5.68亿元,占比97%;20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亿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以及金融机构往来收入2.98亿元,占比98%。佣金及手续费收入、投资收益等来源微乎其微,主要还是产品比较单一,产品规模较小,没有贷记卡、理财、外汇、特色电子银行产品等较高附加值的业务,保函、资金证明、信贷承诺等“无本生意”的业务品种规模不大,富余资金营运渠道比较匮乏,目前,主要是参与同业拆借、存放以及少部分的债权买卖,但收益率相对较低,且不太稳定。
2.存款结构不尽合理,导致资金成本偏高。2013年6月末,各项存款85.82亿元,其中活期性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性存款、待结算存款)余额为28.66亿元,占比33.4%,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通知存款)57.16亿元,占比66.6%,可以说,存款的三分之二属于高成本负债,主要原因农村地区理财渠道单一,农民资金更多用于定期性储蓄;从高邮金融机构存款结构看,该行单位存款占比偏低,当地存款余额总计331亿元,其中单位存款98亿元,占比29.6%,而该行存款总额85.82亿元,企业存款总计15.6亿元,占比仅为18.2%,主要由于农商行网点优势,储蓄存款占比较高,而企业存款竞争激烈,导致农商行资金成本高于他行资金成本;从存款期限、规模及利率看,活期28.66亿元、0.4%,三月期3.74亿元(含定活两便、通知存款)、2.86%,六月期3.4亿元、3.08%,一年期28.03亿元、3.3%,二年期7.74亿元、4.125%,三年期9.79亿元、4.675%,五年期4.46亿元、5.225%,利用加权计算可得平均存款利率为2.64%;从实际支付利息看,年初存款余额为76.36亿元,6月末存款余额85.82亿元,上半年实际支付利息1.02亿元,年化存款利率成本为2.52%,考虑利率滞后因素,即上半年存款利息实际为前期存款而付息的,非当期的,可以得出与加权利率测算相吻合。由于低成本资金占比偏低,以及实施一浮到顶政策,导致存款成本较高。
3.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贷款利率逐步下浮。该行贷款主要集中在农户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期限以一年为主,从挂牌利率看,主要执行基准利率上浮40%-60%区间,但为了竞争需要,维护优质客户,采取了让利政策,去年以来,已对近20亿元贷款下调了利率水平,从整体贷款来测算,目前执行利率水平在基准利率上浮30%-40%之间,即年利率在8%左右;随着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优质项目不多,贷款需求不旺,贷款投放增速也有所放缓,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60.21亿元,比年初增加5.24亿元,增幅9.53%,增量贷存比为55%,存量贷存比为70%;另外,部分资金用于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放等备付金,属于低生息资产或无息资产,再加上一部分不良贷款,经测算,上半年净息差为4.41%,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从实际收入看,上半年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加2935万元,增幅10.69%,同比下滑了近30个百分点。
二、农商行利率市场化应对措施
1.改变单一收入结构。利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要利用全省农信系统商务转型的契机,着眼于利润增长的推进业务转型,着重改变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银行收入总体可以划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其中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收入、交易收入、综合经营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一般是指手续费收入和综合经营收入。目前,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45%以上,其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20%左右,其主要来源于手续费收入,包括信用卡、理财与投资顾问、结算、代理业务、担保或承诺等。而农商行存贷利差收入占比在95%以上,主要是贷款以及银行资金往来,而其他一些业务更多是惠农性服务,如涉农补贴发放、“村村通”工程以及一些普惠性的电子银行业务,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利润来源。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不能参与证券与自营业务,国内的“股份制”银行收益模式可作为参照,为此,下一步,要着力推进理财产品、信用卡以及新型结算业务的推广,如外汇、具有效益性的代收代付业务产品,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2.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从资金来源角度,要着力控制资金成本;从资金用处角度,要在风险控制基础上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此,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绩效考核体系调整,要以效益为目标,建立以资金定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运用科技系统,实现对每笔业务进行效益定价评估;二是员工“三定”到位,要将权利与义务明确到每个人,其最终目标是能够区分每笔业务属性明确到人,以绩效考核手段激励员工做低成本、高收益的资金业务;三是增强风险评估能力与服务水平,贷款利率定价一般由三方面构成,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水平、供求关系。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拥有更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力,就能掌握风险定价的主动权,俗话说“没有错卖的只有错买的”;在供求关系方面,重点做好服务,实施主动上门,加强感情沟通,从农商行目前的客户分布看,一般都存在较长时间的合作关系,短时间内,碍于情面,将会给农商行利率市场化提供缓冲的时间,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及“二代企业主”的出现,利益的驱使必然引起企业择优选取银行。
3.加强经营成本控制。统筹规划各项指标,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费用率,平衡好资本、资产减值准备、风险资产、利润、税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统筹头寸,运用好同业拆借、转贴现、再贴现、债券投资等手段,合理调剂资金,实现金额、时间的无缝对接,同时要增强类似“零库存”理念,即改变以往先搞存款再放贷款的做法,要探索“先找好贷款客户、谈好贷款利率”,再来寻找满足资金成本要求的存款,即“先锁定贷款客户目标、再来物色成本最低的存款客户”,只要扣除风险等各项成本后仍有价差,就可以无限扩大规模。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银行是间接融资,做的就是资金买卖业务,以信用承担中介服务职能,赚的就是差价。目前来看,农商行经营仍然比较粗放,要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各种物品的耗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对资产实施全流程管理,农商行点多面广,遗留的资产相对较多,面对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推进,要运用好各项资产,提高自有资产收益率。本文转载于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