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预警信息卡在通讯路上
7月24日,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白天,除神农架、恩施西部外,我省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局部39℃以上,请注意防范。预警信号发布时间为24日06时39分,市民孙平手机响起短信铃声,却是当日12时56分,迟到了6小时(7月25日《武汉晚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的确遭遇过这样的现象,一些天气预警短信总是姗姗来迟,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市民应对天气变化造成巨大困扰,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种现象,有关方面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夏天气温多变,自然灾害高发,很多人都十分关注天气预报,但是一些天气预警信息却总是迟到,有的迟到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可能在恶劣天气结束后,才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对于这种现象,通信运营商给出的解释是系统落后导致的。这无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却不是信息迟到的理由。要知道,预警信息并非一般的信息,而是救命的信号,每一条信息都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不仅能够为市民积极应对天气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且还为及时转移和应对提供时间,因此,预警信息迟到,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按规定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更新气象预报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信运营商作为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中间环节,理应严格遵守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发布机制,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为用户送去及时准确的天气预警信息。不能让天气预警信息卡在通信运营商手里。
这就需要通信运营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强系统改造升级,为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加强监管,针对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制定严格的机制和制度,对天气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速度和时间进行明确规定,提升发送效率,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
此外,有关方面可以打破依靠通信运营商孤军作战的局面,考虑采取多元化的手段来发送天气预警信息,目前的预警信息发布大都是通过通信运营商去实现,这就增加了通信运营商的压力,可否开通其他的发布渠道,比如通过网络或者通过一些社交工具去发布预警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弥补通信运营商发送的不足,而且能够有效分流和减轻通信运营商的系统负担,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覆盖面和知晓率。
天气预警信息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相关方面应该对信息发布和发送工作加强监管,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别让预警信息卡在通讯路上。
扫码进入考试交流群、或扫码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