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家消费领域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名誉权纠纷登上热搜。产品测评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掐架的背后,是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商业化变现问题。如何在客观公正前提下实现盈利,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焦点。目前来看,第三方测评的商业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第三方测评一般是指由生产厂家和政府部门之外的较专业的第三方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对比,告诉消费者几款同性质产品的优劣所在。第三方测评因更为生动、形象、全面吸引用户广泛关注,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从这个角度看,独立于各方之外、客观公正是“第三方”的应有之义。
在兴起之初,为了让测评结果有更多倾向性,不少厂商会提前免费向测评机构提供某款产品,或支付一笔“广告费”,甚至入股第三方测评机构。但以上做法,很可能有损测评机构的公正属性。
时至今日,这仍是测评机构的生存矛盾所在:要做到真实客观,就必须区别于广告。不能有倾向性,便不能通过广告变现;股东选择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引入与测评产品有关联的资本进入,否则身份就会“变味”。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11月份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要求通过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这也意味着,未来通过测评推荐商品很可能被定义为“广告”,从而失去了测评机构所标榜的客观公正。
目前,部分测评机构在商业化方面已进行诸多探索,意在与“广告”划清界限。有的将测评业务作为非盈利业务,由其他业务盈利支撑运转。有的渐渐只测不评,削弱主观倾向较大的“评”的部分。还有的则将测评作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手段,借此开展电商等业务。但这些探索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方测评如未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商业化变现新路,难保没有“生存之虞”。
破解“第三方”与“商业化”的矛盾,需要测评机构继续开拓创新,做出有益探索,在牢牢站稳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属性前提下,真正闯出一条有利于消费者、有益于市场发展、有助于产品迭代升级的商业化大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