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论以偏概全
近来,有人从三星等外资企业关闭位于中国某处工厂得出片面论断,妄称外资开始撤离中国。然而,这一论断与事实明显不符。实际上,我国利用外资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主要投资来源地对华投资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从低端加工制造业转向高技术制造业。随着我国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依然是吸引外资的热土。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合作领域的好消息接踵而至——特斯拉与上海有关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上海设立一家“超级工厂”;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发布公告,将在广东省建造一体化化学品生产基地,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这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此外,通用电气、霍尼韦尔等一大批外资企业不断在华开设先进工厂,深化在华供应链。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同比增长95.1%。值得一提的是,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9个月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92.6亿元,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47.4亿元,同比增长22.5%。
外商在华投资实现稳健增长、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凸显出外资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信心。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指出,中国在中端高科技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全球份额在过去十年间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了32%。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对外资进入中国的几个阶段做了分析。他认为,外国公司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Made for China”(为中国制造),通过贸易形式把产品带入中国;之后是“Made in China”(在中国制造),把技术带到中国;今天,很多外国公司开始转换角色,进入到“Made with China”(与中国共创)阶段,把创新带到中国,与中国同创新、共发展。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仅仅因为其庞大的市场,还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得到了外资企业和机构的广泛认可。
越来越多的外资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看好的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加大外商合法权益保护,各项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4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开启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此后,我国大幅放宽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市场准入。在服务业方面,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持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逐渐放宽、在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制造业方面,汽车行业外资限制进一步放开。
同时,中国不断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外资在华营商环境逐步改善。9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扩大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由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扩大至所有非禁止外商投资的项目和领域。专家认为,这一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进一步鼓励境外投资者持续扩大在华投资。
此外,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放松外资战略投资上市公司规定,扩大外资进入的规模和速度。这些举措都标志着中国正在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营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预期、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投资方式已从过去单一的中外合资逐步发展为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外商投资股份制和中外合作四种方式并存。例如,广东的巴斯夫新基地将由巴斯夫公司100%所有,“如果中国近年来没有逐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这原本是不可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这表明中国在这些领域开放市场不是空谈,而是行动。”中国正在用实力展现巨大吸引力,用行动表明开放决心,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成为了新政策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