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纾困资金 流入“僵尸企业”
现在,纾困资金的雪球越滚越大且还在继续增大,一些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化解了自己的债务危机。但也出现了一些如鲠在喉的现象,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前脚刚得到纾困基金的扶助,后脚就减持套现。笔者认为,各地在组织筹建管理纾困基金时,也要做好防范纾困资金“跑冒滴漏”的风险,切实将救急救难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12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通报了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进展。31家证券公司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到了468亿元。截至2018年11月30日,已有18家证券公司成立了20只系列资管计划和1只子计划,出资规模总计341.41亿元。目前有3家证券公司管理的系列资管计划已进行具体项目投资,投资金额总计11.2亿元。
保险业纾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目前也正在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已有国寿资管、人保资管、太平资管、阳光资管、新华资管、泰康资管等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先后设立了纾困系列专项产品并完成登记手续,合计规模达860亿元。
除了上面提到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外,有的地方国资也发行了纾困专项债券。再加上各地自主设立的各种类型的纾困基金,其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
各方群策群力纾困民企、上市公司债务压力肯定是“好经”。但“好经”更需要好好念。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迹象就有把“好经”念歪了。
最近,某些上市公司在获得纾困资金的支持后,马上就进行了减持,还有的抛出了高送转加高分红的分配预案。这些公司到底缺不缺钱呢?让人看不懂。
对于这些上市公司的行为要进行制约,比如规定在获得纾困资金后不得减持和制定超过此前分红水平的方案。只有在偿还纾困资金后才能进行减持和推出超越以前的分红方案。还有其他细节也要设计好。
纾困基金的管理方也要严加审核,资金用出去不是目的,用到刀刃上才是目标。在这方面可以参照精准扶贫的经验,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对地方。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此保障民营经济所带动的增长和就业,这是各地、各行业设立纾困基金的初衷。因此,要谨防纾困资金进了那些无心经营只想套现的企业腰包,更要严防纾困资金进入或变相流入“僵尸企业”。
在12月5日,11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稳妥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切实防止逃废债等道德风险、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维护好社会稳定,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化解与债务处置相关的金融风险。
最后,纾困基金的设立只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举措,企业不能对此产生依赖性,基金的各级主管部门更不能把自己当保姆,待企业渡过难关后,纾困资金就要进入退出程序,同时适度提高扶助企业的门槛标准。总之,纾困基金不能产生呆账、坏账,这是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