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金贬值囊中涩,房价攀高节节扬。”在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时,“居者有其屋”的购房愿望驱动的市场,这句话容易触动三类人的“神经”,关乎生活,亦关乎生意。
一类是购房者,着力点是前半句,无奈和抱怨是主旋律,但也带着点“奋进置业”的动力;一类是开发商,关注点在后半句,土地红利时代拿地王是一战成名,节节扬的房价会消解高地价的压力,同时还有高利润进账,无需惆怅;还有一类是炒房者,这是一二手市场交易的居间获利者,屋不为居,空置转手搞钱是目的,扰乱的则是市场预期。
过去,买了房没?倒了多少房,卖了多少钱?分别是购房者、投资客和开发商最为关注的面子。如今,房住不炒定位未曾动摇,房地产决不会再成为短期刺激增长的手段。而且,楼市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第一枪打响已经20多年,各地对楼市调控政策已经愈发精细化。
从限购一刀切到因城施策,货币、信贷、金融、财税、融资及土地出让政策等各种楼市调控组合拳祭出,目的是朝着精准调控方向走,这才有了一年中各地发布楼市新政高达六、七百条的现象。
但2021年调控政策颇为不同,调控新思路的主导脉络已经明晰,即“完善人口、土地与住房联动机制”,这是新提法。在笔者看来,过去的调控政策没有将房地产与人口、就业、教育、土地、规划、供应结构等多重因素协同考虑,造成政策碎片化,未来则会把“精准化”调控重点放在“联动”上,将“人地房”与城市职住平衡等资源及相关产业联动起来,将经济、人口、教育等相关领域协同考虑,同时强化二手房交易管理等,当然,这尚需试点和落实,才更完善。
总体而言,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三稳”目标下,楼市调控政策已经从过去的控房价转向从金融、土地入手稳预期。比如,“五道红线”管钱、“两集中”控地,结合人往哪里走、土地在哪里增加供应的户籍政策和城市群构建等,一句话,楼市“稳”是大趋势。
房价暴涨时代结束,投资客将退场,开发商要老老实实赚服务的钱。至于购房者,在多元化住房供应体制下,奋进或将收获楼市“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