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既要满足口粮需求,也要满足饲用基本需求。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畜禽水产品消费增加,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逐步减少,饲料粮消费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谷物总消费量的40%,如果算上大豆,饲用占比超过了50%。随着居民消费进一步升级,我国饲料粮需求还将保持刚性增长。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压力在饲料粮,促进粮食节约,重要潜力也在饲料粮。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2018年以来,饲料行业坚持把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作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针对玉米和豆粕在配合饲料中占比过高的情况,充分发挥“政、产、学、研”密切配合的作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促进开源替代、提效减量,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前三季度,配合饲料中玉米占比由2017年的52%降至38.8%,豆粕占比由17.9%降至15.6%。
今后一段时间,饲料行业将系统总结成效经验,持续加大开源提效力度,进一步促进饲料原料品种多元化和饲料产品高效转化利用,助力粮食节约行动见到实效。
一是完善原料营养价值科学数据,夯实饲料提效降耗基础。科学精准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参数,是饲料精准配制、高效利用的基础。2018年以来,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组织全国优势教学科研机构的力量,采用“拾遗补缺”的策略,开展了国内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含量评定,并针对猪、禽、牛、羊等主要畜种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评价测定了60多种常用原料的有效能值、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等主要参数,建立了动态预测模型,构建了公益性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为用户基于性价比选用原料、精准配料提供了数据支撑。国内饲料养殖企业应用实践表明,基于精准的原料参数,精准制定饲料配方,推行精细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饲料报酬1.5个百分点以上。下一步,要着力完善稻谷、木薯、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以及微生物单细胞蛋白等可利用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参数,优化应用平台系统,面向饲料养殖行业提供免费查询和应用服务,为饲料精准配方技术和精细加工工艺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是丰富饲用谷物品种来源,弥补玉米产需缺口。除玉米外,小麦、大麦、高粱、稻谷等其他谷物也是优质饲料原料,配合使用酶制剂等添加剂,可以替代玉米在饲料中使用。饲料养殖企业用什么品种,主要看性价比是否合算、供应是否稳定。我国小麦和稻谷的库存充足,近年来国家实施饲用定向拍卖,通过性价比优势,引导饲料养殖企业购买使用库存轮换口粮,加上大麦、高粱等原料进口补充,有效缓解了玉米供需矛盾。下一步,要继续推动完善超期库存小麦、稻谷等粮食定向投放饲用,支持拓展进口来源,多渠道增加饲用玉米替代原料供应。同时,加强玉米替代原料饲用技术研究,鼓励新型酶制剂产品创制,开展配套技术方案集成示范,为构建多元化饲料配方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大力推广高品质低蛋白日粮,减少豆粕饲用需求。动物生长需要蛋白质,主要是为了获取所必需的氨基酸。使用常规原料配制饲料,要保证所有必需氨基酸都满足动物需求,就不可避免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过剩。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基于“木桶原理”,用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补齐短板品种,减少其他品种的浪费,达到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用量的目的,名为低蛋白,实为高品质。目前,我国饲料中平均蛋白质水平在18%左右,但实际利用效率只有50%左右。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发布了猪鸡低蛋白配合饲料的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前提下,将猪鸡全程饲料蛋白水平下调1个至1.5个百分点,相当于2.3个至3.5个百分点的豆粕。规模养殖企业的实践证明,添加5种至6种必需氨基酸,配合应用净能体系,可以将育肥猪全程饲料蛋白水平降至13%左右。下一步,要继续大力推广猪鸡高品质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及效果跟踪评价,鼓励异亮氨酸等小品种必需氨基酸生产,满足低蛋白日粮配制需求,进一步降低饲料中豆粕等蛋白原料用量。同时,加快研究低蛋白日粮在其他畜禽品种中应用的可行性,逐步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四是发展优质饲草产业,减少牛羊养殖精饲料用量。2015年以来的粮改饲实践表明,按照以畜定产原则,用部分耕地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饲草作物,不但可以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牛羊养殖过程中玉米和豆粕等精饲料用量,实现“化草为粮”“以草代粮”。例如,将玉米籽粒和秸秆一起全株饲用后,不仅玉米籽粒没有损失,还提高秸秆利用率,又减少豆粕用量,相当于增加了额外的能量和蛋白供应,1亩地可以发挥出1.3亩左右的效应;优质高产苜蓿按目前单产514公斤的水平,每亩地提供的蛋白90-100公斤,相当于2亩大豆。以2020年粮改饲面积1800万亩规模测算,生产的优质饲草用于牛羊养殖,节约豆粕用量超过150万吨以上。下一步,要继续大力发展饲草产业,推广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着力增加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黑麦草等优质饲草供应,引导改变牛羊养殖过多依赖精饲料的饲养模式,减少饲料粮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