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济日报》刊发《耕地问题调查》指出,耕地数量正在减少,局部质量也在变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红线也是14亿国人粮食安全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天然具有稀缺性,确保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充分重视耕地数量并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引发高度重视。
2021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耕地保护提出明确要求: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这意味着,守住耕地红线,不仅数量上要确保,而且质量上需改进。
近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也引发人们热议,其实耕地不仅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是农业、农村发展之承载。但当前耕地问题表现在耕地数量减少,优质耕地减少趋势也在持续。
据统计,1957年至1996年,我国耕地年均净减少超过600万亩;1996年至2008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000万亩;2009年至2019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100万亩。这一趋势反映在人均耕地面积上是,一调(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为1.59亩、二调1.52亩、三调1.36亩。现有耕地19.18亿亩,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减少,10年后可能会突破18亿亩红线。
当前耕地“非粮化”的趋势也较为明显。据国土三调显示,10年间我国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遥感监测数据显示,现有耕地中真正种粮的面积约占七成,其余为经济作物、园地、林地、休耕等。据调查分析,耕地“非粮化”与种粮效益有直接关系。在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发现,种粮规模经营户平均每亩纯收益仅34元。
当然耕地还面临着“非农化”的危险,本质上也是追求高额经济效益驱动。多年来耕地撂荒的现象也并不少见。目前,一些省份耕地保有量已突破耕地红线,有的甚至低于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耕地不仅面临着数量的压力,而且农业生产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耕地退化趋势加重。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的典型调查显示,农户层面的种养结合比例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70%下降到现在的约10%,导致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2018年化肥施用量是1978年的6.4倍,而粮食产量仅是2.2倍。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局部地区退化势头明显,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如南方水田,低产水稻土面积超过1亿亩,集约化种植使得“瘦、板、烂、酸、冷”等水稻土问题日益严重;以设施农业用地为例,由于长期覆盖栽培、农药肥料高投入,设施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调、土传病害加重等问题。
从经济的视角看耕地数量与质量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经济利益驱动,一方面经济利益驱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化学农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为增产增量不断加大农药化肥使用,导致土地退化、耕地酸化盐碱化、甚至土地污染现象加重,以至于陷入非良性循环。农药化肥越多,土壤生态越失衡退化,不仅产出产量难尽如人意,而且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随之而来。
当前对于耕地的数量与质量问题,不能仅仅从耕地的角度来看,更应从农业的发展模式来看。笔者看来,耕地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只是表象问题,其本质的问题还在化学农业的发展模式,耕地问题警示着当前化学农业亟待转型,我们无法在化学农业的模式中解决耕地的问题。耕地经济效益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耕地的质量,我们无法向正在退化的土地要经济效益,加强土壤改良,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将是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向生态农业要耕地质量,向生态农业要高质量的农产品,向生态农业要经济效益,才可能打造真正的农业强国。
对于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等农业问题,我们既可以学习农业强国荷兰对于耕地的保护,也可以学习以色列科技兴农的战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加快融入当前兴起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潮流,向生态农业要质量要效益,在发展生态农业中解决耕地质量问题、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耕地数量问题的解决。
耕地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我们跳出来看,就会发现,化学农业模式的局限性,化学农业带来的土地退化与质量效益问题。耕地问题或许就是一种警示,化学农业亟待转型,解决耕地问题的背后,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