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农商行秋季校园招聘面试模拟题:让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热点背景
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的关怀和部署下,各地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目前,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总书记还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近年来,我国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非遗活化利用。
2022年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透露,我国已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无论是文物节目刷屏网络,还是非遗好物圈粉年轻人;无论是老手艺跨界创新,还是非遗走进学校课堂……如今文化遗产日益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模拟试题
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了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目前已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态度。
穿越时空、记录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总数世界第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足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丰厚、根脉绵长。未来,我国应创新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2.分析“非遗”保护传承的意义。
(1)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是我们民族特质、民族性格的体现,同时也是其他民族认识中华民族的标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诸如民俗节庆活动端午赛龙舟、傣族泼水节等集体仪式化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非遗”的文化魅力和引力,并有一种齐心合力之感受和冲动。
(2)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保护好、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分析问题。
(1)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重视度不够。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群众头脑中没有对其的保护意识,群众普遍认为这种保护的意义不大,与自身的生活关联性较差,这种情况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进行。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发展乏力。当下我国非遗常见的三种传承方式一一家族式、师徒式、社会化传承,由于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大都难以为继。因此传承人老龄化日益成为困扰非遗抢救保护的突出问题。
4.提出传承措施。
(1)运用多样化形式,做好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工作。一方面,利用各种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让非遗资源第一时间近距离地走进公众,可以通过AR、VR等技术手段让群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感受到非遗之美。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展示平台的作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实物展示、现场制作、表演等,增强群众对非遗的重视度。
(2)抓准核心“传承人”,培养引进年轻力量。利用好学校作为非遗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发挥好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协会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合作,共同培养青年非遗传承人,携手探寻非遗传承与教育融合的理想之路。
(3)建立非遗项目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财力保障是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应探索建立非遗项目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鼓励各省积极运用文旅融合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尝试实行多元主体开发和绩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经费支持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切实发挥资金效益,通过以奖代补、分档考核、专项奖补等方式,支持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